其实,在O2O的创业江湖里,“成王败寇”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日前,一份在网上流传甚广的《华东O2O项目死亡名单》(下称“死亡名单”)揭露了O2O创业风光背后“尸横遍野”的现状。名单上大致列出了涉及16个领域的O2O倒闭项目,其中外卖、洗车、教育、旅游等领域首当其冲。
为此,诸如“O2O创业风口已过”、“迎来倒闭潮”的言论也随之甚嚣尘上。那么,之前备受创业者和资本追捧的O2O领域为何会遭遇大批量死亡?“死亡名单”的背后又揭示了怎样的问题?
从疯长到死亡
所谓的O2O,即Online to Offline,意为线上线下的结合,这是移动互联网发展中诞生的新型消费模式:线下服务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消费者,消费者同样可以在线上筛选服务,达成交易。
不得不说,无论是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还是资本的热衷上,O2O绝对是不折不扣的“宠儿”。
艾媒咨询此前发布的一份市场调研报告预计,2015年中国O2O市场规模将达到4188.5亿元。
有统计显示,仅7月19日至25日,就有34家O2O项目成功融资,其中包括有饭、Descomplica、买好车、卓仕物流等,涉及餐饮、教育、医疗、物流等多个行业。
不 仅如此,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也在此聚集。近,阿里巴巴集团与蚂蚁金融共同注资60亿元建O2O平台“口碑”;而百度则宣布向糯 米砸200亿元推“会员+”O2O战略,以表进军O2O领域的决心。目前在该领域已然出现前有BAT、后有“京小三”(京东、小米、360)的形势。
在 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下,一大批O2O企业倒下了。在“死亡名单”中,餐饮、社区、美业、旅游、教育、汽车、房产、婚庆等十多个领域均出现了大批O2O 创业项目的死亡。其中,餐饮O2O是个重灾区,包括小叶子外卖、蹭饭网、阿姨厨房、e食e客等17家创业公司都已经关闭。
旅游O2O的境况也不佳,出现在名单中的创业公司高达13家,创立时间基本都集中在近三年。其中,甚至有一家坚持了十几年的平台,也没能逃脱时代冲击,被迫“关门”。
此外,在汽车O2O和教育O2O领域,被罗列出来的死亡公司也都超过10家。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死亡名单”仅仅是统计了华东区域的创业公司,放眼至全国,阵亡数量更是数不甚数。
伪需求暴涨
“目前O2O领域有太多的项目并没有准确分析用户的需求,而是依靠大量补贴吸引流量,什么时候资金链紧张,融资跟不上,补贴停止,项目就只能关闭。”对于创业公司的集中死亡,IT行业资深分析师唐欣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解释。
高 增长是O2O项目企业继续进行巨额融资的关键说服力。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许多企业忽视市场需求调研,进入了不惜靠烧钱来追求高增长的畸形发展形态,美国 家政O2O鼻祖Homejoy也不例外。在短短6个月的时间里,Homejoy用这种方式迅速实现了在30座城市的上线,但终也难逃一死。
对此,《福布斯》杂志网络刊文指出,依靠烧钱的高增长难以持续。
“回顾过去,这样的方式并不合理:如果你的核心业务在这里没有做好,那么为何要开拓新市场?我认为,他们只是在用这种高速增长来骗自己。”Homejoy的前员工曾这样回应媒体。
市场的了解不够深入,太过于浮躁。同时,很多投资人也并没有能准确识别合理的O2O模式。
一位目前从事家电维修上门服务的O2O创业者在与记者的聊天时也感叹:“目前的O2O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有多少是真需求有多少是资本催化出来的假需求?”
该创业者举例说,他从事的家电维修O2O服务就是一个特别需要资源积累的行业。“如果不是此前多年的线下资源积累,现在做线上不可能这么顺利”。
“我们从来不强调O2O模式,用移动互联的技术,只是为了迎合用户对移动互联的使用习惯。”该创业者直言不讳地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说到底,互联网只是载体,线下业务本身才是关键。但现在很多项目是为了O2O而去做O2O。
同质化严重
撇除盲目性的部分,就真需求而言,同质化是目前O2O创业中为典型的问题。
为直观的体现是,打开手机应用商店,搜索关键字“外卖”,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口碑外卖等APP就显示在屏幕中,细数一下,竟有多达数十种的外卖订餐APP可供选择。无独有偶,旅游领域APP也不胜枚举。
对比可以发现,同类APP从外形到功能基本都大同小异。以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为例,三者都实行线上选择、下单、结算,线下配送的模式,同一地区餐饮商家也大同小异,且都以发红包的形式吸引消费者,唯有不同的怕只有红包额度大小罢了。
“所有的行业要去做的话,都说我砸钱,我发红包,非常同质化。”对于同类APP竞争同质化的问题,百度董事长李彦宏也曾直言不讳。
“目前,大批公司倒闭不是因为自己没钱了,而是企业决策者的盲目效仿导致自己走了很多弯路,终越陷越深。”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刘界显对创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如今,他已经开始了第二次互联网创业,这一次他把目标放在美业O2O。
机会尚存
那对于创业者来说,还有机会吗?
这种两极分化会继续,大部分企业终将会倒闭。因为明显的需求矛盾基本已经有产品在满足,潜在需求绝大部分是难以实现供需匹配的。不过,唐欣强调,随着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一些O2O的产品仍会终脱颖而出。
虽然资本已经越发理性,选择也越发严苛,但对于一些O2O强需求而非通过烧钱补贴出来的伪需求,且对传统行业带来很大效率提升的公司,还是具有投资价值的。
创业路中,资本是必备的条件,任何商业模式都不能纸上谈兵,实践了才知道成不成功,只要实践就需要钱。但创业者不要把资本看得太重,不要太迷恋当下烧钱的风气,还是要回归生意本身,盲目地追逐资本力量,而没有在恰当的时间打造出一套财务模型,资本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O2O是个非常需要技术支撑的市场。以个人移动端根据个人偏好推送优惠券传单为例,这看似是个简单的表象,其实背后运用的是算法技术,包括现在的订单实时查询等技术,为的就是给用户一个好的体验。技术创新能够让O2O项目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来源:微信号上海公司注册
责任编辑:文潔
欧界科技|O2OJIE,O2O企业服务领导品牌,提供餐饮、零售O2O全套解决方案,软硬件整体实施,品牌运营和推广,直达主力核心用户!
欧界科技 cy.o2oj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