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在过去的几年创造了辉煌的成绩,一个个让人惊讶的数据,让无数的追梦 者不断加入开始创业,其实背后也掩盖不了阿里生态商家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困境,打折、促销,降价,用户是爽了,平台也爽了,而商家呢?基本上是陪钱赚吆喝, 很多商家已经把双十一等各种活动从寻求销量延续到品牌之争,用户真的还能记住你的品牌吗?用户只记得是在天猫买的还是在京东买的,客户永远无法留存是当前所有寄生在阿里生态下的商家普遍存在的问题。
1,中小卖家流量获取困难
现 在淘宝商家的尴尬处境。淘宝盈利归根结底是靠卖入口资源,淘宝的入口资源是有限的,淘宝每天都会有数千的卖家进场,卖家越多,流量资源越稀缺,价格也就越 高。高昂的直通车推广费用让绝大多数的中小卖家无力承担,即使出钱推广的卖家利润空间也大幅缩水。如果不做推广呢,店铺就很难有展示的机会,访客自然也少 的可怜,没有访客就没有销量。
2,淘宝规则善变,对中小卖家大家严厉
阿里IPO之后,淘宝和天猫开始不断的加大打击刷单和售假行为,严查虚假交易,并以不加预警的方式将诸多店铺关闭,商品下架。其实,刷单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天猫、淘宝都不例外,在淘宝发展初,基于平台发展的需要,阿里对刷单一事向来是默许的,可以说,这几乎是所有淘宝卖家的原罪。如今阿里上市之后面临外界打假、虚假交易的压力就只能拿广大中小卖家开刀。同时,如今的平台电商市场,阿里巴巴一家独大,阿里愈加强势与傲慢,令它在规则的制定上显得随意,想提价时就提价,搜索规则的更改更是频繁。没有任何提醒,随意下架商品,现在做淘宝已经远远不是一个人或者夫妻档可以做好一家淘宝店了。
调 研数据发现,2012年的时候,天猫大概有50%商家亏损或持平,到了2013年,这个数据上升到70%。而淘宝商家到2013年之后只有20%保持可观 盈利。阿里巴巴向美国SEC提交的招股书中显示,2013年的4-12月,阿里巴巴的收入为65亿美元,利润为28亿美元。而亚马逊在其20年的历史中,从未达到过这么高的净收益。如此高的收益率,是因为阿里的生态系统的本质是构建在平台垄断和不充分竞争基础上,牢牢把控中心化的流量入口,通过洗劫中小商家创造的超额利润。
3,淘宝流量入口逐渐单一
与此同时,阿里在流量上一直处于封闭的状态,阿里已经全面切断了来自百度的搜索流量;如今,阿里又正在全方位地切断来自另一巨头腾讯的流量。蘑菇街、美丽说等入口被封杀,淘宝客佣金时有被冻结。一座封闭的城池,流量总额总是有限,越来越多的进城者,势必要瓜分本就稀少的资源,城主要维持城池的运作,首先要倾向的是可以养活他们的富人,也就是阿里平台上的大商家们。而作为广大的中小卖家如何突围求生存呢?
4,移动社交时代为中小卖家带来转机
互 联网打破了信息不对称,用户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从而颠覆了整个传统零售行业,也造了今天的阿里帝国。而在移动社交时代,这种信息不对称将会进一步被打 破,用户将更加强调专业的购物咨询和更好的购物体验,淘宝这样一个大购物平台将会不断的被一些细分领域的平台分流。将会建立的是用户与商家之间的直接连 接,颠覆的是整个传统电商。今天我们看到的双十一的霸主小米手机,单日交易额近10亿,正是这一模式经典的案例,为何小米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而且远远超越同行,构建专业平台、增加客户参与感,建立跟用户连接的通道,是小米经典的智慧。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就是以客户为中心,重视客户的反馈和需求,与客户进行沟通、互动,并且让客户参与到品牌的建设、营销传播中来,这才真正称的上互联网思维。未来电商平台将逐步的出现更多细分行业分化出来,通过服务的专业化、定向化来吸引更多细分行业的客户,为广大商家带来更多精准的用户。就如同线下一样,有沃尔玛这样的大商城,也会有各类专卖店,同时现在线下的诸多行业的实体店通过020的洗礼之后,很多将会引来新的发展机会。无疑,淘宝等传统大的电商平台经过多年的疯狂发展,已经进入了稳定期,未来随持续的创业者加入,将会不断加大内部竞争。
来源:智能邦在线
责任编辑:文潔
欧界科技|O2OJIE,O2O企业服务领导品牌,提供餐饮、零售O2O全套解决方案,软硬件整体实施,品牌运营和推广,直达主力核心用户!
欧界传媒 iECEMBA.com